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 帖子
  • 用户
  • 版块
帖子
  • 4375阅读
  • 5回复

290、(2011年—44)东林书院建院九百周年纪念银章

级别: 超级版主
发帖
3133
铜币
4918
威望
4890
贡献值
750
银元
600
金币
0


设计雕刻:黄伟 李进
直径:90MM,银上色(重630克、银留边重691克)
发行数量:纯银章29枚、 纯银留边样章9枚
正图:宋东林书院创始人杨时肖像图及主题文字
背图:无锡东林旧迹牌楼建筑图案及讲学图
市场参考价:10000元
铸造:上海新世纪厂
杨时(1044—1130),字中立,南剑州将乐县(属今福建明溪)人。生于宋仁宗庆历四年,卒于宋高宗建炎四年,年八十七岁。【疑年录作生于皇祐四年,卒于绍兴五年,年八十三岁;宋史本传不著卒于何年,亦作八十三年。此从直齐书录解题】幼颖悟异常,能属文。稍长,心经史。熙宁九年,(公元一〇七六年)中进士第,调官不赴。学于程颢,颢死,又学于程颐。杜门不仕将十年。历任州一级的司法、防御推官、教授、通判等职,历知刘阳、余杭、萧山三县,多有惠政。高宗时,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优游林泉,以读书讲学为事。东南学者,推为“程学正宗。”朱熹、张栻的学部,皆出于时。学者称为龟山先生。卒谥文靖。时著有《龟山集》二十八卷,《文献通考》及二程粹言《四库总目》等,并行于世。杨时一生精研理学,特别是他“倡道东南”,对闽中理学的兴起,建有筚路蓝缕之功,被后人尊为“闽学鼻祖”,他的著述颇多,主要的都收集在《杨龟山先生文集》中,他的哲学思想继承了二程的思想体系,被后人称之为“程氏正宗”。杨时还用《华严宗》、《易经》的内容来阐述他的哲学思想,并用孔孟的《大学》、《中庸》、《孟子》中"格物致知"诚“形色”、“天性”等概念来丰富、扩充自己的思想。对“理一分殊”、“明镜”等学说有新的创见,还在自然观上,吸收了张载“气”的唯物主义学说。他的哲学思想对后来的罗从彦、李侗、朱熹等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我国的古代哲学,特别是思辨哲学方面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他的哲学思想流传到国外,在南朝鲜、日本的影响很大。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宋使压到高丽(今朝鲜),国王急切地问道:“龟山先生安在?”
  扬时不仅是一个著名的理学家,还足一个很有影响的政治家,他在担任地方官吏时,所到之处“皆有惠政、民思不忘”。在虔州任司法时(1098年),秉公办案,刚正不阿;在浏阳任知县时(1093年),积极上书朝廷,反映实情,赈济灾民;在余杭任知县时(1106年),顶住奸相蔡京借口“便民”实为其母筑坟的害民之举,在萧山任知县时(1112年)修筑湘湖,蓄水灌田。后人建祠堂、描画像祭祀他。杨时在朝廷任职时,不畏权势,据理直言,所言多卓有见识,所行不乏爱国之举。他以“弃军而归”“帅臣失败”为由,对贪生怕死的童贯“明正典刑”,他还上疏斥责奸相蔡京等人聚敛"花石纲",以为此举有“误国之罪”,“其害尤甚”,要求朝廷废除之,并坚决反对割地求和的投降卖国政策,力主抗金,挽留抗金名将李纲,但杨时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愿明诏有司,条具祖宗之法,著为纲目……”甚至认为奸相蔡京所作所为是“继神宗为名,实扶王安石以图身利”,“今日之祸,安石启之”,要求“追夺(安石)王爵,毁去配享之像”,这表现了杨时复古、保守的一面。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杨时辞世,终年83岁,葬于将乐水南乌石山麓。宋朝赐“左大中大夫”,又赠“太师、大中大夫”等封号,谥“文靖”,并在将乐龟山麓建有“龟山书院”、“道南祠”,宋度宗赵构为书院题名,清圣祖玄烨题匾:“程氏正宗”。至今每年拜谒杨时陵墓的游人仍络绎不绝。我喜欢东林书院,她与解放东路仅一池之隔,却宛若两个世界。一面是车辆滚滚的喧嚣,人群的浮躁。一面是宁静的书香,古朴的庄严。东林书院的宁静不是一般的无声,而是其九百年兴兴衰衰的凝思,以及曾经的刀光剑影的肃穆。她的古朴也不仅仅是拥有完整的古典建筑,而是这些厅堂匾联映辉着二千多年的文化传承,她的一桌一椅一亭一廊无不传递着千年文脉和现代启示。她是现代都市难得的一方净土,如果你有缘亲近她,一定有宁静而耐看,古朴而耐读的感动。
          古之书院,今为学校,是读书讲学之所在。取名东林,据传是创立人杨时仰慕净土祖庭庐山东林寺而得名。而依我之见,东是日出之地,林有众多之意,作为书院名有莘莘学子健康成长的寄语。难怪明朝末年随着东林书院的名声大震,一时全国书院都叫“东林”。书院内以石坊、院门、丽泽堂、依庸堂、燕居、中和堂为中轴,布局规整、层次井然、寓意深刻。建筑是凝固的文化,如此庄重、严密、明朗的中轴安排,分明在告诉世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是舜帝告诫大禹的一段话,意思是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的幽微难明的,只有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承中正之道,才能做好一切事情,也能治理好国家。朱熹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中和是儒家的理想境界。何为中和,《中庸》里有明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在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古圣先贤探得的中和精神,贵为至道大宝。
       杨时,字中立,号龟山,福建人,是程颢、程颐的学生。于公元1111年至公元1128年无锡讲学,并创立了东林书院。他一生做过官,历职浏阳、余杭、萧山三县,多有惠政。晚年以读书讲学为事,是北宋著名学者,誉为“程门正宗”。他一向治学严谨,主张“道不虚悬,理不空言”。故桃李满天下,连宋代大儒朱熹也是其三传弟子。尤其是他求学时“程门立雪”的尊师重道精神,以及学成南下时“吾道南矣”的师生情怀一直被传诵为文坛佳话,至今仍闪耀着熠熠光辉。“吾道南矣”,看似平常,实则如雷贯耳。试想,程颐仍一代名师,在为学生送行时,为什么不说“吾学南矣”,更没有说“吾术南矣”,古之圣贤都把布道传道视作教育之根本!《中庸》开篇就开宗明义,“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杨时南下后,遵循老师的教导“倡道东南”,被后人尊为“闽学鼻祖”。
     初创的东林书院自杨时回故居后即废弃,直到明朝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在顾宪成、高攀龙的倡导下才得以重建。重建的东林书院,高人云集,修道习文,以文达道,创造了一段可喜可贺又可歌可泣的辉煌历史。他们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指陈时弊,锐意图新,主张志在世道,躬行实践,反对空发议论,脱离实际。因此倾动朝野,誉满书林,引领一代风骚。也因此一副著名对联横空出世,“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它是政坛的春雷,文坛的奇葩,东林书院的镇院之瑰宝。它是一面旗帜,领航了读书人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昭示着光大仁人志士。乡绅子弟讲学论道的志向抱负。如果说这副名联是一朵奇葩,妇孺皆知,尚有一片绿叶却鲜为人知。这就是高攀龙的“子弟若识名节之堤防,读书之滋味,稼穑之艰难,便足为贤子弟矣”。在他们那个时代,明此三者的子弟很多,而我们这个时代,懂此三者的子弟却甚少。在21世纪小康生活里,这片绿叶同具鲜活价值。
       2010年仲春,在东林书院西侧“明道”处遇一长者,年龄近“从心所欲”,短发长须,一身素雅的中装打扮,颇有学问的样子。行礼请教方知是位于国学有深造的学者,在笔者的一再请求下,长者对传统文化娓娓道来。“儒、道、佛为中华文化传承之本,儒家为人伦入世之道,以和谐世界;道家为自然养生之道,以健全人身;佛家为生命觉悟之道,以净化人心。”“学习传统文化不仅要随文解义,增长知识,更需深彻本源,发明心地,由浅至深,真正实观内圣外王,学有可得”。“东林书院的现代价值在于读书爱国,后学津梁”听后只觉茅塞顿开,恍然大悟,胜读十年书也。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今天的中国,五岳在欢唱,江河在欢唱,中华民族迎来了复兴的曙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东方智慧已被世界所瞩目。时代需要大批的优秀人才投入其怀抱,为之耕耘,为之奉献。东林书院的宁静里响彻着时代的鼓点,古朴中传唱着希望的高歌。这里有为什么读书,如何读书的家国事,这里有如何做人,如何成才的风雨声,这里是读书爱国,后学津梁的圣洁之地。

电话:18921101688、QQ46204687
地址:江苏省无锡电信公司后勤服务中心(无锡市崇安区健康路3号)(214001)
农行卡:6228480430830588017邮政卡603020064200017751
http://blog.sina.com.cn/ygq8867888
级别: 少将
发帖
5451
铜币
672
威望
3474
贡献值
226
银元
71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9-08
学习、欣赏,感谢殷老师的好帖,图文并茂,拓展了知识面,增涨了见识。
级别: 大校
发帖
2557
铜币
4290
威望
1902
贡献值
57
银元
3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12-10
  
级别: 少将
发帖
4241
铜币
75641
威望
3927
贡献值
479
银元
77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5-01-31
学习、欣赏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达则兼善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级别: 少将
发帖
5187
铜币
515
威望
5392
贡献值
378
银元
1900
金币
16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7-01-29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级别: 上校
发帖
2273
铜币
509
威望
182
贡献值
35
银元
305
金币
19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0-02-19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