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被 博缘 执行加亮操作(2015-07-02)
—
最近从国外淘回两张珍贵的1902年越南河内法兰西世界博览会明信片,经考证,上有多件土山湾作品,如木雕圣母像、祭台等。其中一张,在土山湾博物馆中有翻拍的照片资料,一些相关书籍中也有介绍。仔细研究这两张明信片,还发现了许多值得回味的信息。
该届世博会于1902年11月16日-1903年2月15日在当时的法国殖民地印度支那首都河内举行,这一类世博会的目的在于促进各殖民帝国的贸易。
在这两张明信片中,均有一行小字:Exposition de Hanoi. - Shang-Hai (Zi Ka-Wei) (1、3),意为“河内世界博览会——上海(徐家汇)”,由此也告诉我们:
1、这套明信片至少有3张以上,我收藏到的是其中的2张;
2、当时徐家汇的外文译为“Zi Ka-Wei”,这不正式上海方言的音译吗!
3、土山湾的艺术作品当时引起了轰动与重视,因此会专门为此发行明信片。
确实,土山湾的出名与天主教在上海的传教密切相关。1864年,天主教耶稣会在此建造了孤儿院。从1864年到1934年这七十年期间,土山湾先后共收养的孤儿加上众多从社会上进入的学徒工,约有近万人。传教士在创设孤儿院的同时,创办了土山湾工艺厂。孤儿们在风琴作、图画间、印书馆、照相部、中西鞋作、五金部里学习木工、制鞋、成衣、雕刻、镀金、绘画、印刷、木版等。
早在1900年,土山湾的“徐家汇建筑模型”木雕作品就参加了巴黎世博会。以后陆续参展1902年河内、1904年圣路易斯、1905年列日世博会。1906年建造的中式小楼,被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订购并放在他莱肯宫御花园里。在1910年南洋劝业会上,土山湾一举夺得19枚奖章。这些参展和获奖都离不开一个德籍指导老师:Aloysis Beck。他37岁来华,次年担任工艺院木工部主任,因对中华文化研究颇深,喜欢收藏中国古董,Aloysis Beck取了与三国人物有关的名字叫葛承亮,字卧冈。他擅长建筑、精通木雕,是一个懂绘画、摄影、音乐艺术的多面手。 土山湾与世博有着百年情缘,从1900年到1940年,土山湾共参加7次世博会,4次获奖,其中土山湾百塔获世博会最高头等大奖章。徐家汇藏书楼有本当年参展留下的82座木雕古塔图集,扉页上写着:“巴拿马万国赛会土山湾百塔图蒙赠头等奖凭”。1915年,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同时为展示旧金山在1906年大地震、大火灾中重建的新城,邀请31个国家参加“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一座座错落有致、美轮美奂、巧夺天工的土山湾百塔引来一片赞叹声,并得甲等大奖章、丁等银奖章、戊等铜奖章共三枚,占总数三分之一,在这样的世界性大赛中,土山湾能拔得头筹,可谓奇迹。 中国近代不少新工艺、新技术皆发源于土山湾。19世纪 60年代,西班牙范廷佐修士将在董家渡的画馆迁至土山湾,教孤儿习素描、水彩、油画及版画。画馆延续数十年,经久不衰,涌现了周湘、张聿光、徐咏清、丁悚、杭犀英、张充仁、刘海粟、徐悲鸿等蜚声中外的画师,任伯年也曾在此学习西画技巧,土山湾画馆被徐悲鸿誉为“中国西洋画的摇篮”。 现在的“土山湾博物馆”就建在仅存的一幢孤儿院遗址里。那时的孤儿院里,在雕刻、绘画、印刷干活的学徒全部是男性孤儿。三年学徒期满后,可留作师傅,也可离开孤儿院到社会上自行谋生.但是多数孤儿会选择留在工艺厂做工人。因为成年后,留厂的男女孤儿成婚,教会可以提供一套平房,有客堂间、卧室、灶间、天井与阁楼。1874年教院开始在土山湾对面建房,专门出租给已婚孤儿。在如今的上海电影制片厂至建国宾馆这一带,逐渐形成了一座百余户的教友村,位居现今徐汇区政府对面,地名称之为“五埭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徐家汇区域地价的飞涨,原来红砖西式拱门建筑群的土山湾城区,遭受了日新月异的城市更新运动侵蚀。一些富有宗教文化内涵的百年老建筑,很快被新造的高大建筑所淹没,土山湾的地名,在徐家汇商业文化的强势推进下已经湮没,徐家汇“土山湾”的辉煌历史因为涉及外国传教士的功绩,而被解放后的政治宣传涂抹成简单的“文化侵略”长期封存于世,如今有幸从深埋的历史尘埃中挖掘出来,成为上海值得珍藏的历史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