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60mm 紫铜上色,
发行数量:1998枚
正图:徐寿半身像及主题文字
背图:兵轮.炮厂抢厂,翻译馆组图
铸造:上海造币厂
徐寿,字生元,号雪村,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一月二十二日生,无锡县钱桥社冈里(今市郊山北乡)人。5岁丧父,由母亲扶养成人。幼习举业,应童子试。鸦片战争以后,他目睹清廷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感到所学经史无裨实用,转而研读自然科学。他与同乡华蘅芳博览我国古代自然科学著作,并去上海从外国传教士开办的墨海书馆中买回《博物新编》等一批西方科技书籍自学。为弄懂一些科学原理,他们因陋就简,自制仪器,进行实验。遇有疑难,相互切磋。经过20多年的刻苦学习,徐寿掌握了化学、物理、机械、数学、医学等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对化学研究尤深,成为江浙两省中通晓制造与格致的奇才异能之士。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徐寿和华蘅芳受曾国藩推荐入其幕府。徐寿次子建寅随同前往。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徐寿、华蘅芳、徐建寅到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工作。当时曾国藩命他们制造一艘轮船。为此,徐寿和华蘅劳到安庆江边的一艘外轮上仔细观摩,并参考了《博物新编》上的略图,便开始研制蒸汽机。推求动理,测汽机蘅芳之力为多,造器置机皆出寿手制。其子建寅在研制中屡出奇思以佐之。用了3个月时间,于同年七月十四日制造出我国第一台蒸汽机(汽缸直径为1.7寸,发动机速度每分钟240转)。接着对船体部分进行设计和制造。经过全体技术员工的共同努力,终于在同治四年制成一艘长55尺、载重25吨、时速约20华里的木质轮船,命名黄鹊号,成为我国自制的第一艘机动船舶。当时上海 《字林西报》在报道这一消息时,发出了中国人创造力之成功的惊叹。
同治六年,曾国藩派徐寿(其子建寅同行)到李鸿章在上海设立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主持技术方面的工作。鉴于当时我国发展军火工业的技术和原料都要依赖外国,他向曾国藩提出翻译西书、开煤炼铁、自造大炮、操练轮船水师4条建议,得到曾国藩的赞许。在此期间,徐寿父子和华蘅劳等先后建造了惠吉、操江、测海、澄庆、驭远等兵船,并创办翻译馆,增建上海龙华火药厂(自制镪水,可与西货媲美)、铸铜铁厂、洋枪楼、卷枪厂、熟铁厂、锅炉厂、枪子厂、火药库、炮弹厂等。同治七年翻译馆在江南制造局内成立,徐寿主持馆务,并亲自参加翻译工作,达17年之久。他不诸外语,由英人傅兰雅等口译,他进行笔述。从当年翻译出版第一部译著《汽机发轫》开始,共译介了西方科技书籍17部(计105本、168卷),专论9篇,计287万多字,内容包括化学、物理、数学、医学、军事学、工艺学等。其中化学较为系统,有《化学鉴原》、《化学考质》、《化学求数》等多种。在合译《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时,对元素符号,他采用音译的方法,取原文第一音节而造新字,凡金属元素一律加金傍,如将Mg译为镁,Ca译为钙。这一译法为我国化学界沿用至今,并被日本化学界所借用。同治十二年任江南制造局提调。同治十三年又与傅兰雅等在上海筹建格致书 院。由徐寿出面多方集资,于光绪二年(1876年)五月建成开学。书院设讲学堂、图书房、知新堂,经常开设矿物、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等课程,定期举行科学讲座,组织科技研讨,兼有学校、学会、图书馆、博物馆等多种功能,开创我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先河,造就了一批科技人才。同时创办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格致汇编》(始为月刊,后改季刊),徐寿负责编审,并在刊物上先后发表《汽机命名说》、《考证律吕说》、《医学论》等有关机械、音乐、医学等方面的论文。该刊在40多个城市和港口发行,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传播科学知识、推动我国科技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徐寿在科学上取得成就后声名鹊起。一些著名的洋务派官员如丁日昌等以及各地封疆大吏都邀请他去帮助创办制造局、开矿和办厂。徐寿深感传播科技知识是当务之急,译书行世较专治一事影响尤大,因此虽恳辞不就,但仍为他们进行规划、设计、采购机器和聘请科技人员。有时还派其子徐建寅、徐华封前去指导。山东、四川等地的制造局以及大冶煤铁矿、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在创建时都得到过徐寿的帮助。鉴于家乡烘茧和缫丝技术十分落后,他亲自创制新式烘茧灶,设计制造缫丝机,以提高缫丝质量,增强竞争力,抵制外商压价收购蚕茧,保护蚕农利益。 徐寿一生致力于科学事业,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先驱。他为人耿直,不愿为官,不图厚禄,在其制成我国第一艘轮船后,清廷曾赐予天下第一巧匠愿额,但他从未悬挂,一直孜孜兀兀地勤奋工作,终于积劳成疾,于光绪十年八月初六日病逝于上海格致书院, 终年66岁,安葬于钱桥社冈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