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 帖子
  • 用户
  • 版块
帖子
  • 5015阅读
  • 18回复

[转载]红酸枝家具你敢买吗?

级别: 少校
发帖
256
铜币
837
威望
574
贡献值
45
银元
410
金币
1


红酸枝家具,我真的不敢买,为什么?通俗的说一下吧:


  
目前北京市场上的红酸枝红木家具,在销售时,材料大都冠以红酸枝,而且都解释为老红酸枝,或者老挝红酸枝大红酸枝,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市场中常见的红酸枝按学名分常常包括3种:交趾黄檀、巴里黄檀、奥氏黄檀,都产于亚洲东南部,目前从红木国家标准《红木》中都划分为红酸枝,实际上他们的价格相差非常大。


  
交趾黄檀是传统意思上的老红木红酸枝,从明清时代就开始广泛使用。交趾黄檀主产地在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有一定数量。但是泰国和柬埔寨的酸枝因过度砍伐后已经相当稀少了,目前以老挝的居多,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老红酸枝。木材价格在4-6万元/吨甚至更高。


  
巴里黄檀主产于柬埔寨、老挝等地,红木业有紫酸枝之名,另外老挝产的巴里黄檀国内也有人称其为花枝。而奥氏黄檀是缅甸红酸枝和大部分的越南红酸枝,有人称其为花酸枝,有的产地的也称白酸枝。上述2种材料也称为新红木新红酸枝,原因是近代才开始逐步使用,和交趾黄檀比,其密度较低,颜色较浅。上述木料的价格约在2万元/吨。


  
这就可以看出,为什么一套十件套的红酸枝沙发,有的只卖几万元,有的卖二十几万元,其自有道理:天下没有白捡的便宜。都是红酸枝,但价格相差一倍甚至数倍,三者本身就很难分辨,如果再加上着色等表面处理工艺,外行人就更看不出其差异。从国家鉴定机构来说,目前只鉴定到类,即红酸枝类,一般不做其他更深入鉴定。如果买套家具还要去鉴定,有问题再打官司,也着实太麻烦了。


  
更有甚者,目前广西(越南进口)的红酸枝家具,除了材料使用上选便宜的,偷工减料也是令人吃惊:一般做工都比较粗糙,很多的越南货都是先加工后烘干的,容易变形,基本靠到了国内二次加工(做好面子活)以及后期不断地保养维修来解决。更有甚者,这些对中国文化不通的外国人,干脆省去了榫卯结构,大量使用钉子和胶,致使其价格极其低廉。但消费者大都不懂,仅仅关注价格。这些货物不但玷污了中国传统文化,欺骗了消费者,而且使得劣货驱逐良货,好的企业倒闭,坏的企业生存。


  
目前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据我所了解,不少正规商家为情所迫,不得不进这类家具。这种短视行为,首先使消费者受到侵害,最终会严重影响红木家具行业的发展。


  
红酸枝家具,想说爱你真的很不容易。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铜币 +2 隐藏
十七 铜币 +2 2013-05-10 喜欢就要了解,或者买之前请懂行的朋友把把关。

级别: 上校
发帖
1430
铜币
3639
威望
1009
贡献值
105
银元
-124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3-05-11
俺30年前买的全套18件才华元,老花梨的
寻得青山幽蔽处。更深倦依古佛旁
级别: 少将
发帖
2562
铜币
98
威望
2168
贡献值
129
银元
16510
金币
7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3-05-11
学习了,谢楼主!
我收藏,我快乐!联系电话:13287706865
级别: 大校
发帖
3091
铜币
4340
威望
2158
贡献值
35
银元
3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3-05-11
这个也属于高档收藏品,一般人很难分辨真假。
级别: 少将
发帖
5962
铜币
2510
威望
1566
贡献值
866
银元
91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3-05-11
长知识,学习了

级别: 少将
发帖
5962
铜币
2510
威望
1566
贡献值
866
银元
91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3-05-11
长知识,学习了
级别: 少将
发帖
2348
铜币
4525
威望
2703
贡献值
226
银元
6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3-05-11
上漆后行家也分辨不出的,总之红木这个圈子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
级别: 大校
发帖
1357
铜币
4831
威望
2743
贡献值
237
银元
95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3-05-11
学习。
级别: 少将
发帖
7624
铜币
11065
威望
6380
贡献值
304
银元
895
金币
3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3-05-11
学习,长知识
级别: 少将
发帖
3602
铜币
707
威望
4022
贡献值
287
银元
13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3-05-11
市场混乱,没有监管,导致购买成本极高,不光要花钱,还要懂行,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买什么都要先成为专家的话,那结果就是敬而远之,导致什么样的市场都不可能真正做大做好,主要靠国人太多,上当受骗哪怕是低概率事件都能让极不健康的市场存活一段时间。饮鸩止渴,杀鸡取卵是国内大多数市场使用的方法,原因其实也简单,国人就这样。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