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中国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足已令人骄傲!大铜章艺术虽然是工业文明西方帕来品,但是大铜章天然是适宜于表现中国文明的载体,大铜章艺术在中国发扬光大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
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大铜章在中国有着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文化广泛题材,这点比外国有天然的优势。
举凡佛教、历史、地理、文学、影视、民俗、爱情、动植物、生肖、重大事件是大铜章永恒的题材!
在大铜章如过江之鲫,纷至沓来的时代,为什么有的大铜章成为了精品珍品,绝大多数成了普品甚至是无人问津的垃圾品呢?为什么一枚题材很好,雕刻做工也很好的铜章,不见得就能成为传世精品了呢?我认为只要选择角度恰当,题材始终是无罪的,80%以上的大铜章没能进入精品行列,关键还是有两点没有通过章友的认可,第一就是本文要讨论的立意问题,第二是雕刻制作问题。
在这个小豆腐块帖子里,暂且只淡淡立意问题,雕刻制作是个大话题,另外开贴再谈。
一枚大铜章的出世大概都要经过选题材、立意(也就是策划创意)、绘图、雕刻、制模、制作几个阶段。好的题材遍地都是,对于题材只是选择与角度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纸上谈兵轻而易举的不是问题的问题。剩下的立意、绘图、雕刻、制模、制作环节了,虽然各个环节投入资金比例悬殊,但是根据木桶原理,要想一枚大铜章成为传世精品,这些环环相扣的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只许成,不许败!
我仔细查看了近30年来的所有中国大铜章图谱(这里特别感谢殷国清老师提供的绝大部分清晰图录),发现精品很多,但是相较于整体还是只有20%左右的量,这个比例还是照顾了大家的感受的,个人喜欢的精品比例甚至只有10%。这样的比例是不能令人满意的。除了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我认为只有当大铜章精品的比例达到了40%时,大铜章才会开枝散叶,达到娱乐大众收藏大铜章的繁荣局面。
很欣慰,我看到了大铜章章友的眼光是犀利雪亮的,对大铜章艺术价值判断是非常精准的!下面以几个成功的精品章为例谈谈它们的价值,注意这里我举的几个章都是公认精品,不是精品我不谈,我的目的不是挑精品的刺,而是在立意环节(也就是策划创意)提出自己作为章友(非专家)非常个人的想法,与各位老师商榷,意欲精益求精,让大铜章艺术更上层楼!
以上海新世纪的《四大石窟》为例:我觉得龙门云冈价格能够高于麦积山敦煌的价格是非常合理的。龙门云冈是非常完美了,但也不是100%的完美,量化起来大概有90%很不错的完美度,云冈背面的英文字母就是画蛇添足。敦煌石窟正面的菩萨的嘴唇上的胡须就是败笔,也许敦煌石窟实物菩萨的嘴唇上是有这胡须的,但是实物体积与大铜章相比体积是巨大的,能够很好表现胡须的细节。敦煌铜章是从写实的角度描写菩萨的,这样巴掌大的体积是不适宜于表现菩萨微观胡须部分的,我们完全有理由通过艺术加工去掉胡须,这样就更符合自然的审美了!麦积山正面的菩萨也是太根据实物洞中的菩萨太拘泥写实了,菩萨的胸脯处理得不完美,我们有理由要求写实的同时有艺术加工!
以《红楼梦》为例:《红楼梦》是一个大题材,是一个人人喜欢的题材!现在的《红楼梦》大铜章也确实做得精美,追求的人很多,但是却又没有《龙门》《乐山》等等这样的热度,这就值得我们深思!我上面说了,大铜章问世是要经过选题材、立意(也就是策划创意)、绘图、雕刻、制模、制作6个阶段或环节的,其实《红楼梦》的五个环节都做得非常好,雕刻细致,制作精美,是一枚精品好章。《红楼梦》没有达到举世公认的高度,唯一不足的地方我认为就是立意(策划创意)方面做得不足。《红楼梦》是伟大的文学作品,不是纪念曹雪芹,干嘛让曹雪芹充当主角呢?是不是喧宾夺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