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海角兄转载的我六年前的博文“手工雕模--手雕章”和我转载的资料“罗丹的雕塑”。让我想起与转载有关的问题,上班的路上写了下面的文字。
知识是一把双刃剑,在收藏界尤其如此。撰写藏品赏析辩伪文章的行家里手,或多或少都纠结着进退的矛盾:言之不尽,会让赏析辩伪名不副实;言之凿凿,又会成为造假之徒模仿和规避的标准。因此这类书和文章大都会有意回避一些重点,非作者不信不达,实属无奈。
我心头也时常会受蒙上这种阴影。许多年前,当我第一次将章牌设计师协会系列和布鲁克格林系列翻译介绍给中国藏家的时候(在我之前中国没人用“章牌”和“章牌设计师”这两个词),决不会想到它们今天被追捧到如此高的价位。尽管这些章的价值与国章比起来实至名归,但是也并不意味着它应该高高地超过它在本国的市场价格。
其实,章牌精品积淀和历史延革极其丰富,需要大众去了解研究和推广,但一旦将这些广而告之,受惠的往往不是藏家和研究者,而是少数投机者。这些投机者不研究不收藏,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敏感地找到热点,实现投机回报。这些人甚至连篇像样的介绍都不写,直接扒来或用谷歌翻译器搞个似是而非的说明。最早的时候,西安的经销商bc兄主动地和我说:于兄,我转用一下您的“美国章牌设计师协会”和“布鲁克格林系列”的介绍……现在转载满天飞,却再也没人打招呼,也没人在乎是谁写的了。也有人一边用着我写的文字卖着自己的东西,一边还骂着我,何等的讽刺呀。
这些都不能算是问题,问题在于你我再也不能像过于一样平价收藏到心仪的章,也不能赚得合理的利润——价格已经无法让寻常人介入了。
商业由利益驱动是天经地义的,价格由市场实现也是无可厚非的,谁有本事有资金谁介入,谁能将萝卜卖个人参的价,也算是本事。但是,作为一个推广宣传者,如何面对你宣扬的知识被炒作和投机所利用的尴尬局面呢?知识一定是高价格的推波助澜的拥趸者吗?
铜墨盒收藏家“水流云在”范大鹏兄曾笑着说:于兄,你和你在雅昌的贴子,对目前铜墨盒的市场价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