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藏友开贴讨论4和7,大部分藏友对此颇不以为然,斥之为恶俗迷信,我有不同意见,但回复之后,觉得数语难尽,干脆新开一贴说说我的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大铜章是一种商品,而且是正在批量生产中的商品,和纪念币一样一样的,大铜章有两个特殊性:
1、大铜章(纪念币)和古玩字画类的藏品不同,它是近现代批量生产的标准化产品,即是说,300个大铜章,彼此在材质、细节、工艺上没有任何区别,都一样。就和同品牌的圆珠笔、电脑、洗发水一样。
2、大铜章本身属于藏品,藏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就在于它的价值不能用其(生产成本+预期利润)简单的归结,藏品的价值(外在表现为价格)是会因其文化属性(个人审美、题材、工艺、设计)等而逐步获得认可,促成升值的一种商品。它的市场价格因为没有公式,所以价格变动是常态。除了发行价可以由发行方按照(成本+预期利润)定出发行价外,二级市场随后的价格变动怎么定呢?
这就是根结所在:没有通用的定价规则,全凭藏友的市场反应,那么大铜章的市场价格曲线到底应该怎么定?很简单,将标准化的批量产品分个三六九等,让他不标准起来,所以,4和7就出现了,随之出现的,还有尾8,连号等(后面两种在纪念币纸币等更成熟市场更常见)。
4和7的意义在哪里,8的意义,连号豹子号的意义在哪里?仅仅归结为迷信失之偏颇,应该从市场的角度去理解。这些数字将同样的产品分成了一个橄榄形,20%是不好的,60%是正常的,20%是较好的,这是一个标准的橄榄形产品构成。这样,同样一批大铜章,相当于就有了3个规格,市场需要这样的产品形态,有两点:
1、前面我说了,藏品市场是个特殊市场,除了发行价有章可循外,二级市场的价格全凭藏友的反应。那么(厂家-庄家-大玩家)怎么能知道市场真实反应呢--试探嘛!放一批货出来(4和7):
1)喊得价格低了,市场反应好,没关系,不是47的价格要高10%-20%,这样能控制住在这个价位上的出货速度。然后慢慢抬升4,7价格,不断试探可以正常成交的点,非47的自然水涨船高。至于什么叫合适的点,要看庄家的胃口。
2)喊得价格高了,市场不接受,没关系,我就慢慢降,这对市场对另外80%产品的负面影响是最低,因为大家认可这是差一档次的东西,一直到市场反应良好。
以上两个过程一直在相互作用一直在变化,用橄榄形的产品结构能避免因为产品价格的变动导致市场恐慌性或跟风性出货,以致价格失控崩盘。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一个没有成交的市场是不健康的,也是庄家厂商不愿意见到的,所以用非标准化产品来试探市场,激活市场,攫取最大利润是个市场手段,也是规律。
2、除了大铜章之外,藏品市场都表现出一定得共性吗?都需要非标准化产品吗?
我认为是的。
1)纪念币,纪念章、纸币都是批量生产,工艺相同,所以用数字、品相编号来“非标准化”。纪念币和纸币更复杂,除了47的数字,还有评分、品相、版别等等差别,为什么?因为这两个市场收藏群体更大,需要产品非标准化的更细,这样才能控制市场价格。
2)本身因为创作人就是单体生产,本身就是非标准化产品,如字画。
3)流通一段时间的藏品,没有编号特征的,用品相,材质等。如青铜瓷器。
3、其实不是藏品的标准化产品也需要“非标准化”,非标准化是攫取利润的最有利工具,只不过有些标准化产品用销售区域非标准化了,有些产用季节非标准化了,有些产品用使用人群非标准化了。看看市场,都是这样。
最后一点,为什么是47?其实本质是市场要求“产品非标准化”的表现,不过是利用了国人的传统迷信,披上了吉利的外衣罢了。其实想想,4还情有可原,7为啥不吉利,很多人都莫名其妙?即便是4,很多地方也没有觉得不吉利。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状?市场需要,庄家需要。即便没有47,也可能会有69,没有了数字,或者数字不能达成非标准化的任务,还会放大品相,评级,塑封等等。。。市场需要非标准化,这就是根本。
我的理解,供大家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