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南美太平洋战争胜利纪念大铜章(1885年)
直径98毫米,(重量因章太重了导致手头的微型电子称爆表,暂无法准确称量,估计不低于五、六百克)。法国章牌家路易·博泰(Louis Bottée,1852-1941)受智利政治家、前战争部长弗朗西斯科·埃肖伦·维多夫罗(Francisco Echáurren Huidobro,1824-1909)的委托于1885年为纪念智利在南美太平洋战争中对秘鲁与玻利维亚的胜利而创作,巴黎蒙内与戈达尔(Monnehay et Godard)工作室制作,巴黎造币厂出品。
恒星照耀下智利女神坐在宝座上,一手持剑和智利国徽纹章盾,一手伸出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宝座的扶手上雄踞着展翅的智利国鸟安第斯神鹫。带翼的少年天使在座前高举火炬。秘鲁女神和玻利维亚女神带着残破的两国国徽纹章盾向智利女神躬身屈膝,跪拜致敬。下方西班牙文“1884年智利对秘鲁与波利维亚的和平(CHILE EN PAZ CON EL PERú I BOLIVIA 1884)”。
恒星照耀下的安第斯神鹫展开双翅,利爪高擎漫卷的旗帜。和平女神吹响号角,胜利女神手举桂冠与棕榈枝。下方身披铠甲、仗剑执盾的智利女神指挥着身后的千军万马与持矛执盾的秘鲁女神和波利维亚女神麾下军队在战场上厮杀。上方西班牙文“智利对秘鲁与玻利维亚的战争(CHILE. EN. GUERRA CONTRA EL PERU. I. BOLIVIA)”。下方为历次战役地点“伊基克、安加莫斯、皮萨瓜、圣弗朗西斯科(IQUIQUE / ANGAMOS / PISAGUA / SAN-FRANCISCO)”、“洛斯安赫莱斯、塔克纳、阿里卡、卡亚俄(LOS ANGELES / TACNA / ARICA / CALLAO)”、“圣胡安、乔里约斯、米拉弗洛雷斯、瓦马丘科(SAN-JUAN / CHORRILLOS / MIRAFLORES / HUAMACHUCO)”、“1879-1884年,阿雷基帕(1879 AREQUIPA 1884)”。
侧边:“铜(CUIVRE)”+丰饶角(巴黎造币厂标),西班牙文“1885年受弗朗西斯科·埃肖伦的委托制作(EJECUTADA POR ORDEN DE FCO ECHAURREN EN 1885)”。
1879-1883年,智利为争夺南太平洋沿岸阿塔卡马(Atacama)沙漠地区的硝石、鸟粪资源对邻国波利维亚、秘鲁发动了南美太平洋战争(War of the Pacific),又称硝石战争、鸟粪战争。最终智利获胜,玻利维亚和秘鲁被迫割地。此战过后,玻利维亚永久失去出海口,成为内陆国家。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安第斯山脉与太平洋之间,气候极旱,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从未明确划定其归属。智利、玻利维亚、秘鲁三国独立后,由于阿塔卡马沙漠位于三国交界处,三国均宣布对其拥有主权。经过纷争与协商,三国最终达成协议,玻利维亚占有阿塔卡马沙漠中部的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地区,秘鲁占有沙漠北部的塔拉帕卡(Tarapaca)地区,智利则取得沙漠南部地区,但具体边界仍不明确。1860年前后,由于在阿塔卡马沙漠中部和北部发现了丰富的鸟粪和硝石矿藏,三国争执更趋尖锐。前者作为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是玻利维亚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和外汇来源,而后者则是欧美兵工厂用来制造火药的重要原料,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1866年,智利与玻利维亚签订边界条约,规定以南纬24度线为两国边界,南纬23度线与25度线之间一切矿产品和输出产品的关税由两国平分。同年,智利和英国合资经营的硝石公司同玻利维亚签订合同,取得在安托法加斯塔地区的开采权。1874年,两国签订新约,规定智利政府放弃南纬24度线以北地区的全部权利,玻利维亚同意在25年内对智利公司不提高现行税率。1878年,玻利维亚政府出于筹措军费的需要,决定单方面增加智利-英国矿业公司税额。但矿业公司根据1874年条约拒绝缴纳。玻利维亚政府遂决定没收其全部资产并公开拍卖。1879年2月14日,智利在英国的支持下,出兵占领玻利维亚最大的港口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秘鲁因曾与玻利维亚于1873年秘密缔结军事同盟条约,不久也卷入冲突。1879年4月5日,智利正式向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宣战。这场战争被外界称为"南美太平洋战争",又由于战争起因来自三国对鸟粪和硝石资源的争夺,因此也被称为"鸟粪战争"或"硝石战争"。战争初期,智利凭借其两倍于秘玻联合舰队的海军,经数次海战,到1879年10月彻底击败秘玻联合舰队,封锁了秘鲁和玻利维亚的海岸。1879年11月,取得制海权的智利军队在秘鲁要塞伊基克(Iquique)附近登陆,秘玻联军进行殊死抵抗,但当时玻利维亚陆军装备低劣,部队里充斥着脚蹬凉鞋、穿着五花八门服装的印第安人,他们没有步枪等火器,只有原始的弓箭和十字弩。智利军队获胜并迅速占领秘鲁塔拉帕卡省全境。1880年初,智利军队在秘鲁伊洛(Ilo)港登陆,占领莫克瓜(Moquegua),通过沙漠地带,在塔克纳(Tacna)和阿里卡(Arica)两次战役中打败了玻秘联军。至此,玻利维亚失去了所有太平洋沿海领土,秘鲁海军则全军覆没。1880年6月,三国代表举行谈判,但秘鲁拒绝智利提出的议和条件,只同意暂时休战。7月,智利出于人道考虑借给秘鲁运送伤员的军舰"罗阿号(Loa)"被炸。智利以此为由采取严厉报复措施——攻占秘鲁首都利马(Lima)。1881年1月,智利军队向利马发起总攻,秘鲁守军只进行了两天抵抗便溃败。1883年10月20日,秘鲁与智利在利马北部安孔(Ancón)签订条约,结束了南美太平洋战争。根据《安孔条约》,秘鲁将塔拉帕卡省割让给智利,并将塔克纳和阿里卡两地区交给智利管辖10年。玻利维亚则先后于1884年和1904年与智利签订了《瓦尔帕莱索(Valparaiso)协定》和"和平友好条约",玻利维亚将安托法加斯塔地区割让给智利,由此丧失了安第斯山脉至太平洋沿岸间的全部领土,成为一个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
南美太平洋战争结束时,智利政治家、前战争部长(1868-1870年在任)弗朗西斯科·埃肖伦·维多夫罗(Francisco Echáurren Huidobro,1824-1909),一位致力于关心帮助南美太平洋战争遗留下的孤儿寡妇的大慈善家,个人出资委托年轻的法国章牌家、后来成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的路易·博泰(Louis Bottée,1852-1941)设计了这枚章牌。博泰以这件章牌作品在法兰西艺术家协会沙龙获奖。